Tuesday 27 April 2010

Week9:倫敦地區科技學術研討會(Conference at King's College)

  


       在Facebook上發佈這次研討會的相片,標題立刻把平常潛水的朋友給逼出來,不解問道:「啊科技研討會和妳什麼關係啊...」哈哈,我想這也是本次研討會對我來說特別有趣的地方吧!這是駐英台北代表處舉辦的研討會,通常分區進行,上一回大概是幾週前在愛丁堡,這次則在倫敦地區,所以講題涵蓋很多不同領域,這回總共八位講者(其中一位可惜後來因火山灰影響飛機航班沒能前來),上午四位都是醫學背景、下午則是社會人文科學,我是最後一位。

       老實說一開始由於知道早上的發表都是自己非常不熟的領域,深怕聽不懂,所以喝了杯茶,準備用力讓自己保持清醒,殊不知時間過得比想像中還快,越聽越有精神,雖然每篇並不完全聽懂,不過很有意思。和人文科學不同的是,講者花相當的篇幅說明研究方法及步驟,以及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它要解決什麼問題?做了以後對醫界、對人類能有甚麼貢獻?聽的過程挺踏實,少了繞圈圈+朦朧美的感受;當然如果說真的朦朧了,那肯定是我背景知識不足的緣故。


       印象較深的是頭兩位醫師的報告。方醫師是做關於沙門氏菌的實驗,希望刪去使它複製、有害的基因區段然後利用其易於進入腸道的特質來跟其他醫療結合,變成裨益人類的載體;蕭醫師是婦產科,致力在胎兒出生前預先治療玻璃寶寶跟地中海貧血的寶寶,可是這個實驗目前在台灣還不能做,要在新加坡或其他地方才能進行,方法好像是把有療效的病毒以autologous的方式打回羊水,讓寶寶在出生前接受治療,不知是否理解正確...怎麼感覺上有點驚悚?不過實驗階段都是在大動物(羊)還有小動物(老鼠)身上做的,人體的話...目前已有一個相當成功的玻璃寶寶接受治療的例子(!!)。第三位講者是皮膚科的朱醫師,第四位是做關於癌症的徐醫師,這兩篇很遺憾我比較聽不懂,只曉得似乎與治療乾癬有關,還有解決關於基因結合的基本問題,深奧啊。


       下午第一篇,關於在東方的西方主義,很有意思。不過很慚愧的,身為人文科學領域的一份子,我應該要聽懂大部分的...卻卡在:甚麼叫做東方的西方主義?是東方腦袋裡所想像的西方主義嗎?還是東方腦袋所想像的西方腦海裡自認為的西方主義?西方人腦海裡有西方嗎?還是他們傾向於「我是我,你是東方」這種思維模式?東方和西方講的分別是誰?倫敦、上海跟台北,誰分別代表什麼?還是它們都是西方?講題開頭以Edward. W. Said的東方主義破題,西方想像的東與西是一個想像式而非地理上的分野,用他者來定義自己,有趣的是東方腦袋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它們也被建構出某種想像式的西方思維,但,東方腦袋裡的西方和真正的西方終究有距離...。直接拿別人的Model套在自己的建設上,當然有問題,可是為甚麼會造成這樣的狀況?它是怎麼發生的?發生了以後造就的畸形現況是不是能夠說明甚麼?那麼我們反詰的用意是...?又試圖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嗯,繞圈圈,也朦朧了,我一面如是思考著,一面因等會輪我上台而稍稍緊張了起來。


       下午第二篇,很酷, very informative, 標題叫做Alternating Space: Site-specific theatre嗯,聽完不禁回頭問,到底甚麼是劇場?劇場的定義是?邀請觀眾參與的概念越來越夯。去年看了台南人劇團的維絡那二紳士,撇開改編沙劇authentic與否的討論,劇組大膽的把觀眾的反應賭了進來,產生兩極評價。觀眾的反應無法預料,所以整個作品最完美與最失敗的可能性Range拉得很大;又或者,最完美與最失敗的界限要重新定義。兩極評價,或許就是這盤賭局最想要的結果,達到了這個目的,就是成功。這篇很有趣的是劇場地點發生在「表演者」的家裡,或是說,那些表演者本來並不是表演者,是因為有觀眾的參與才讓他們都變成了演員,於此同時他們不過是參與計畫的志願者,某程度來講,他們不也是另一種觀眾?到頭來,是誰在看誰呢?


       四台攝影機,四個演員,從四個地點出發,最後有了交集,觀眾像是玩大地遊戲一樣參與、共同「跑完」這齣劇(本),然後,他們一起進到劇場(戲院?)欣賞剛剛的傑作。這之中,讓四塊碎片拼成「同一個作品」卻仍保有「劇場」價值的,其關鍵是否在於「時間」?如果這些人沒有意識到彼此的身份,也沒和其他組別同步進行,那麼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拼湊起來的碎片(影片),叫做什麼呢?


       最後,來說說我的吧。很汗顏的,我的講題並不是在英國所做的什麼新發現,甚至與目前碩論無關,而是去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分享過關於周杰倫音樂錄影帶的講題,不過我稍微去蕪存菁了一番,把上次多餘、效果不好的部份刪減,強調了較為有力的例證,多次再演練過影片與說話的配合,將時間掌握的更好些;雖然不是新東西,但我很開心這次的呈現大大的通順流暢許多,加上由於在場聽眾來自不同背景,我因此聽到了非常多元的Feedback:關於誰握有中國風的發言權?批評或質疑中國風的深度是否意味某種Authentic Chineseness的存在?周杰倫算是巧妙的搶回「定義自己的主導權」、往大陸發展而須顧忌、考量(甚至故意)的表述策略....等等。這些回饋,綜合最近看到的、想的、聽的,真是獲益良多!太棒了!



Thursday 15 April 2010

Week 7: Jazz History Class! (2/2) [Owen's interview]

不知不覺,已來英國49天,轉眼旅程的三分之一已經過去。回想一下目前為止我做了什麼呢?煮菜?玩耍?好像都不是太正經的事。不過我可是很認真的在學煮菜、很快樂的玩耍!來到這兒,才體會過去的自己實在太不懂生活,也不夠了解自己。Anyway, 今天總算可以把爵士樂歷史課的下集完成囉。為什麼拖到今天?因為這篇是打算分享歐文訪問我作為一個 'jazz diaspora' 對爵士樂的一些想法,張貼之前我希望先把Bruce Johnson的文章好好讀完,可惜我似乎花了太多時間在做這件事,真是懊惱!不過快速瀏覽我實在又吃不進去,只好認了。

歐文總共問我五個問題,下面是他根據錄音作的紀錄,發佈在課程的網頁上,這邊只是轉貼,已事先取得歐文同意。


My blog consists of an interview with Yen-Ting, a Taiwanese jazz musician currently on an exchange programme at Southampton University. I have posed 5 questions and beneath each is Yen-Ting’s paraphrased answer:


1.          I would like to elaborate on Tom Irvine’s statement, “if you think it’s jazz, it’s jazz”. In my opinion, the artist and the majority of listeners must agree that it is jazz for music to be labelled jazz otherwise problems occur[1]. This requires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hat jazz is. Many people would define ‘Louis Armstrong and His Hot Five’ as jazz music but there may be problems categorising the Taiwanese jazz group, ‘Sizhukong’. Do you believe that Sizhukong are a jazz band?

·           Sizhukong consist of six players, three are experienced in traditional Taiwanese music and three are full-time jazz players. The music director sought to combine these two cultural elements. I have participated in workshops with the band and can vouch for their established jazz vocabulary. Also, jazz is organic; it changes over time due to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Sizhukong’s music demonstrates this evolutionary nature of jazz and, therefore, the Taiwanese group are jazz.

2.          If jazz is a developing organic entity, is it ever possible to find a general consensus on the sound of jazz?
·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jazz is chord changes, improvisation, etc. The sound of jazz today, however, is very different to how it was in the past because different layers of meaning have built up. For example, the jazz trend was altered when Wes Montgomery’s album ‘Fusion!’ was released. Jazz has since become combined with local materials and traditions [as we hear in Sizhukong’s music] and the definition of jazz has broadened.

3.          Is this a good thing?

·           This is neither good nor bad as long as it is good music.

4.          Bruce Johnson states that commonality in jazz is unclear in the music itself and is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the social meaning of the music. As a Taiwanese jazz musician, do you perform jazz with an awareness of the social meaning of the music, if so what meaning does jazz have to you?
·           When I began learning jazz I had no idea about the social meaning of the music. I grew up in a different environment with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o jazz. As a student, my first steps were to follow and imitate the jazz cannons. Once I became experienced I wanted to create something new. By then I no longer needed to follow; but to rebel instead. Rebellion[2] has become my social connection and goal over the music.


5.          The social meaning of jazz applies to different people in different ways[3] and becomes distorted as it travels around the globe. The ‘myth’ of jazz is most associated with African American tribulation. Therefore, do African Americans have more of a right to play jazz than you do?
·           I definitely disagree. Jazz is a form of communication it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owned. I disagree when people say to me you are not African-American you cannot play jazz. That’s silly and weird.


[1] For example, Shostakovich maintained that ‘Tea for Two’ is jazz but as a listener I disagree because the qualities of the music, such as instrumentation, and lack of clear improvisation, stray too far from my understanding of what constitutes jazz music. Yen-Ting agreed, “musically, technically Shostakovich’s music is not jazz”.
[2] Yen-Ting expresses similar views to the African American meaning of jazz. Her rebellion is in the music but it is not caused by oppression. It is caused by her journey as a jazz musician.
[3] For South Africans jazz was a call for black emancipation. Also, in Australia jazz helped promote women’s rights. Johnson, Bruce (anon.) The jazz diaspora, anon. p41

備註:
後兩點與我的原意有出入,可能是我沒能用英文表達清楚... 
擇日希望以熟悉的語言說完整。

筆記:3. Johson, 2002 (下)

Bruce Johnson 'The Jazz Diaspora', In Mervyn Cooke and David Horn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az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3-54.


這篇文章若要把細節都讀懂,對我而言還頗有難度,文中遇到不少東西需要補充查閱,所以下面僅是能力範圍所及盡量消化吸收所做的簡單整理,可能不甚精準,也不確定是不是都理解對了,僅供參考,有誤不吝指正。


本文主旨在於破除爵士樂單一源頭的神話,進而挑戰一般認為美國南方非裔美國人的爵士才是正統爵士樂之說。作者舉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或是之間,爵士樂最初儘管確實是遷徙自美國南方的紐奧良,但其海外散居族群—即其他國家的爵士樂手們在接收到了爵士樂而認識它之後,也都帶入了它們自己的文化色彩,而有了各自表現的爵士樂風貌,產生種種不同的意義連結、認知及表演形式,這些多元的樣貌隨後又相繼散播到各地去,甚至回到了美國對後來的年輕學子發生影響(文中指出一些老黑巨人心目中的英雄根本是白人, 如Louis Armstrong曾以Gay Lambardo的音樂作為臨摹的對象)。然而,那些多采多姿豐富且無法歸整的多元爵士樂風貌卻在二戰之後獲得了「統一」— 某個普世的認知開始風行天下,那就是起初來自美國南方的老黑爵士才是所謂的正統的、純正的爵士樂,而其他帶有各地民族風格或文化色彩的,充其量都只能算是「(正統)爵士樂的變形」。藉此,Johnson指出透過大眾文化媒材傳播為手段,美國如何成功地決定、定義(或霸道的佔有了)一個明明是歷經了多元影響、彼此交互作用共同耕耘打造的表演藝術形式。





以下是順著文章每個段落的簡單翻譯。

Diaspora within the US (p.40)
爵士樂透過娛樂巡演或音樂家遊歷旅行進行遷徙,而使爵士樂的意義發生了變化;當它由鄉村北移到繁榮的大都市,原來和生活緊密結合的關係也逐漸分離,因為爵士樂在紐奧良原本多半都是伴隨日常生活特定場合出現的,像野餐、遊行、喪禮、妓院、舞廳等,但樂手到了芝加哥後,就可能較容易獲得高酬勞的演奏工作,而有更多機會在晚間的音樂會上演奏、曝光。這使得爵士樂與它原來依附的常民生活分開,變成一件獨立的事情,也將樂手形象從庶民推向天才。爵士樂因此變成一種可被欣賞、販賣的商品,而這樣東西也因此有了管道,可依特定標準來篩選靠近它的對象(聽眾),如種族、社經地位、或性別等因素。除此之外,爵士樂由鄉村邁入都市,正巧被當地汎非主義者或黑人民族主義(Garveyism)拿來與「New Negro」形象作連結,主張非裔美國人歷經都市化之後不該繼續停留在過去「鄉村男孩」(country boy)的形象。爵士樂藉此汲取了足以促成它發生國際遷徙的新文化意義。

The global diaspora (p.41) diasporic meanings:
從各種角度— 緣起、音樂形式、審美觀點、離散族群遷徙途徑、表演形式、整體意涵等等來看,爵士樂在它早期的離散發展階段,被其他國家(敵國或友國)各依觀點視之為某種二十世紀音樂的體現(不確定這樣理解是否恰當)。英國視它為美國疲於奔忙、充斥切分節奏的跳舞音樂;德國的Georg Barthelme(1919年)讚爵士樂為一邏輯的發展以及讓世界更新穎更美好的理念實現;南非則以之作為奮鬥信念與口號、澳洲女性從爵士樂中找到性與社會自由;俄羅斯(pre-revolutionary Russia)即使舊帝國文化體制受到爵士樂衝擊,還是讓它打入了上層社會。

不過普遍看來,爵士樂似乎強化了二十世紀大眾文化的蠻橫。它因帶有原始主義的意涵,是現代性之中腐朽的靡靡之音,普遍引起反感與焦慮,有人認為爵士樂可能污染人們原本純淨的道德觀、導致性氾濫、有使文明瓦解的危險、讓原來的美學價值動搖、威脅依附在文化之內既有的政治體制。

記譜音樂某種程度來說是比較安定、安全的形式,確保了一個體制的正常運作、便於控管,但爵士樂無譜記載、其抽搐式不規則的表演及節奏形態,打破了源於啓蒙之理性主義、思想高於行動的心/物層級關係,暗示人的心智無力再主導身體而反過來被身體的慾望、感官牽著鼻子走,因此,有些主張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的理論家(如Gorky和Lunacharsky),就以爵士樂過於縱慾享樂特質,聲稱它是資本主義使人縱情肉慾的計謀。

Diasporic Practices (p.42)
爵士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
爵士在全球的層次上展現了一種音樂的現代性,但是它卻也多多少少帶有一些地方的色彩。像是配器、曲目、音樂結構、表演規則、甚至是音樂情緒表現的張力,當爵士樂的配器慢慢被約定俗成下來,像爵士鼓、薩克斯風等,其他地方也有因地方特色而使用特殊配器的,如芬蘭的手風琴爵士保有了當地的Kaleval傳統,南非保有當地marabi傳統跟曲目而有mbaqunga、majuba、msakazo風格。

Jazz as social practice (p.44); Jazz as social meanings(p.45-)
太多細節無力詳翻,不過這兩段主要表達:第一次大戰到二戰期間,不同爵士樂海外散居族群心目中所認知的爵士樂以及它們表現爵士樂的方式其實各不相同。

Tuesday 13 April 2010

筆記:2. Johson, 2002 (上)

Bruce Johnson 'The Jazz Diaspora', In Mervyn Cooke and David Horn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az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3-54.
如果把前面那篇看作是對主流爵士樂歷史的一種反省,那麼這篇正好是個不錯的切入點,值得致力撰寫新爵士樂歷史的人參考。


大部份的爵士樂著作都是按時間先後順序的,著重在音樂特質的演變,從紐奧良到芝加哥的classic jazz,從堪薩斯城到紐約的bebop hothouse,音樂演變除了隨時間,也隨著地理位置的改變而被一一標註,但是,它們卻鮮少將海外散居族群的元素(diasporic factors)也給考慮進去,所以視角顯得侷限而困於某處。這種形式主義(formalists, text-based)的觀點重視音樂如何演進、進步到更高的一個層次,用一種建制式(institutionalised)的線性觀(teleology)來看待對象,並常與強調爵士樂社會意義的一派(culturalists, context-based)產生對比。強調文化面的人會認為從爵士樂的社會意義,要比起從它實際音樂特質還要更容易找到爵士樂的共通點(commonality);作者則認為借用海外散居族群理論(Diasporic Theory)作為工具,能夠幫助爵士樂在音樂學與社會學上有所交集。




Jonson認為,當爵士樂表演方式(Jazz practices)與慣有的、經典化了的風格(comfortably cannonised styles)背道而馳,它們往往無論在音樂上或文化上都更能夠說明些甚麼。(p.34)

澳洲、法國、俄國、芬蘭、瑞典等國家,在二三零年代顯然都透過某些途徑接收到了美國的爵士樂,而把它們帶回家鄉,依照聽過的經驗去創作它們所認定的'爵士樂',這些進入他們耳裡使他們認定「爵士樂為何物」的管道有很多,如:透過音樂家或觀眾的遷徙(船上的樂隊)、印刷(樂譜或文字)、有聲資料(唱片)、電影(有聲或無聲)、廣播...等。

儘管樂譜、雜誌、爵士樂活動文宣或評論等等都為爵士樂勾勒樣貌,但作為一種以表演為主的音樂形式,有聲、具影像的媒介才是真正足以讓外界認識爵士樂的管道,因它們同時傳達了爵士樂當中關於階級、性別的形象,而無聲電影的時代,它們也可能使爵士與戲院背後的現場演奏音樂人員或被選以播放的音樂作連結。

澳洲在二戰期間有感有聲資料貧乏;然而等到1946年再次接觸到音樂唱片,已是bebop的時代,這跟之前所認知的爵士樂風格相差太大,對澳洲音樂家而言突然難以理解了。可見,聲音傳播的科技雖扮演外界認識爵士樂的管道,但也同時可以是限制、過濾爵士樂該以什麼樣的風貌被認識的一個控管機制,如此一來,大眾傳播的運作(或政治操弄)可能被(某些人依某種意圖)拿來對爵士樂下定義。

因為傳播的關係,Diaspora受到了「不均勻」的爵士樂認識過程,比如說, 當爵士樂是這麼容易透過有聲電影來傳播(無論其形象或內容),正好是白人演員當道(最易登上銀幕)的時刻,所以diaspora jazz musician心目中的大英雄可能就是白人而不是黑人,而跟隨這些白英雄的腳步,他們自己也可能成為自己地盤的爵士好手,而對當地的爵士樂認知發揮很大的影響力;某些人就開始為了維護爵士樂種族純正性、和(它們自認的)藝術性而削減可能打壞正統的爵士樂活動。這樣的氛圍塑造了直到現在都還是有的普遍預設:白人無法演奏出「真正的」jazz.

但事實上,此種化約主義在在模糊、遮蔽了爵士樂當中多樣的音樂表徵及民族淵流,如美國的[.....]及國際散居族群強而有力的地方色彩。(p.39)

此現象迫使jazz diaspora變成一種case-study,讓它被視為一個邊緣的特例而不是主體,必須在地方與全球文化實踐當中進行交涉取捨,又須在所屬文化被大眾傳播媒材介入的同時找尋與外界溝通的平衡點。在這個過程中,海外散居族群的特質就成為它們音樂呈現與展示的一個特殊條件。可是正因如此,作者認為那些複雜的“diaspora再創音樂“,就不應只被視為某種爵士樂版本的輸出而已,而該考量,導致它們輸出背後的條件是否深遠的重塑了該種音樂(即爵士音樂)及其意義。

各地方的爵士樂手雖然選擇了爵士,但他們自身的音樂文化仍舊讓他們保有屬於自己的品味以及音樂技能,每一種海外散居位址都有它獨特的條件特質,比如語言,可能就是其中一種,所以探討芬蘭語在爵士樂上的運用,可以揭露芬蘭爵士樂文化滲透的過程(acculturation process)。語言之外,其他的地方色彩亦然,如地方「音樂語言」-如傳統的音樂形式、韻味、樂器配置...等,也都可能參與進來。 (p.40)

Friday 9 April 2010

筆記:1. Deveaux, 1999

Deveaux, Scott, ‘Constructing the Jazz Tradition: Jazz Historiography.’ In Keeping Time: Readings in Jazz History.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16-424.
晚近爵士樂的發展開始被整理、被寫成書,許多人致力於將音樂演變的脈絡串聯,寫成一套有系統的爵士樂歷史,為每種風格取了名字,規範它們出現的時間或淵源。許多雜誌、音樂院、唱片公司、一般學校等都開始參考、援引這些完整建構的歷史流變、傳奇軼事,它們讓爵士樂精彩豐富並廣為流傳,讓爵士樂變成一個有特定形象與意涵的東西。
Deveaux 提到爵士樂歷史的建構有好有壞,好處在於,它可作為宣傳或推廣爵士樂的有利工具,文中依其被利用方式大概分三種,第一種是為了方便教學,在音樂院裡,已建構及被描述的爵士樂歷史可方便概覽或用來訓練年輕的音樂家們,用最有系統的方式讓他們吸收到目前為止[已達共識]被稱為爵士樂的音樂;再者,它可為美國或非裔美國人文化勾勒一段美麗又精彩的故事,成為使一個民族驕傲的文化資產;最後,唱片公司亦能非常有效的依據既有的分類進行行銷、販賣相關作品(而對消費者而言則是方便理解與辨認,清楚自己買到了甚麼東西。)
有三種角度可以判定一樣東西是不是爵士:音樂上的特徵(swing, improv)、種族(African American)、與資本主義(capitalism)的關係。
當人們被問到某首樂曲是不是爵士,一個常見的回答:「我可以告訴你甚麼不是。」然而,這樣就有太多東西可以因為某些理由而「不是爵士樂」。有人會說:fusion不是jazz,因它牽涉過多商業成敗,且使用電子樂器,用商業手法錄製,用太多搖滾、放克的節奏;Avant-garde jazz則是丟棄約定俗成的形式、結構甚至swing新古典主義一開始就站不住腳因為它壓根違反了爵士樂力求新、求變的本質。(p.420) 
所以定義爵士,變成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因為要將豐富又多樣的音樂通通納入一個大傘裡並不容易;以jazz一詞統括之,勢必它們至少具備某種程度的共通點,然而在今天科技發達、跨文化交流如此頻繁的衝擊之下,音樂樣貌的多元性已使它們難達共識。可以確定的是,所有以爵士樂手自居的音樂家們,都免不了要追本溯源,彼此互享一套相似的「爵士樂傳統」。以前述三例任一方法判定爵士與否,可能遇到一些狀況,如用音樂特質來看,就容易就把非swing或improv不明顯的作品排除開來,而用種族來界定的話又遇到兩個問題,1.很難清算不是非裔美國人對爵士樂的影響(或貢獻),2.很難把其他也是黑人音樂的界限劃清楚,像福音、blues, R&B等。(p.421)
這兩者之外,同樣(甚至更加)備受爭議的,是爵士樂與資本主義的關係。
爵士樂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與商業劃清界限的,只要爵士樂與商業有所掛鉤,就成了叛徒,或是被污染。Deveaux引述Blesh, Feather, Russell的文字來說明,如Bebop的生成就是一種反叛的精神,要跳脫被商業化了的原本那樣東西,商業(Commercial)和藝術性(artistic)常年來都被截然切割開來。(真正的)爵士樂()被排除於流行之外,隔離於商業活動,這樣的形象或概念已根深蒂固存在於爵士樂傳統當中,即使近來不必然如此了。所以文末Deveaux一段話讓我頗有共鳴,同時也鼓勵了我。他說:
If we, as historians, critics, and educators, are to adapt to these new realities, we must be willing to construct new narratives to explain them. Thes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need not displace the jazz tradition (it hardly seems fair, in any case, to deconstruct a narrative that has only recently been constructed, especially one that serves such important purposes).
上面important purposes, 我想Deveaux指的是爵士樂歷史作為一個強而有力的文化資產,它所能賦予一個特定族群[或特定身份認同的人]驕傲的力量,其Romance威力讓音樂教學變得有趣,容易親近學生,貼近人、鼓舞人心。(p.423)
這段話幫助我找到一些研究的信念,讓我相信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雖只能算是整件事當中的小小一環,但學術的貢獻本來就是靠一點一滴的累積,儘管不過是一粒小沙,但小沙下面也躺著其他的沙,上頭更等著未來的沙相繼堆疊。不久,我們終會建成一座塔,等著別人來摧毀。

Thursday 8 April 2010

Week 6: Returning from London! (2/2)

       雖然這次踏入倫敦沒多久就因為地下鐵忽來的整修、加上上篇所述讓人失望的小事件而對它有些幻滅... 不過作為歷史這麼悠久的一座古城,它仍保有不少令人驚歎的一面。將近十天的旅程,挑幾個具代表性的倫敦景點分享一下吧!:)
(點選照片可放大影像)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自然史博物館)


Fish and Chips (炸鱈魚和脆薯)         

                 
Camden Lock (卡姆登船閘)


'Wicked' (音樂劇: 綠野仙蹤女巫前傳)



Harrods (哈洛斯百貨公司)

Covent Garden (柯芬園)


Ronnie Scott's 爵士樂餐廳




China Town (中國城)



Notting Hill & Portobello Market (諾丁丘及波多彼洛市場)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

River Thames (泰晤士河)



Big Ben (大鵬鐘)
B.A. London Eye (倫敦之眼)


Southwark Cathedral (沙薩克大教堂)



Millennuim Bridge (千禧橋)



Shakespear's Globe (莎翁環形劇場)



Tate Modern (泰德現代美術館)



St.-Paul's Cathedral (聖保羅大教堂)



Royal Court of Justice (皇家法院)



Tower Bridge (塔橋)



Somerset House (索美塞宅邸)



Baker street station (貝克街車站)

Camden Town station (卡姆登城車站)



Charing Cross Station (查令可羅斯車站)

Taiwan, still my favorite XD !

備註:景點中文翻譯參考精英出版社《JTB世界自由行: 05英國United Kingdom》(2005)


Wednesday 7 April 2010

Week 6: Returning from London! (1/2)

       從倫敦回來了!將近十天的時間,放縱自己和好友Jo漫遊在倫敦的大街隨意走走逛逛,好像身心都獲得舒解,大開眼界!原來,倫敦並不如我小時候想像的這麼樣優雅、美麗。相反的,我很驚訝市中心的街道竟不如台北,人行道四處可見隨地亂丟的口香糖、紙屑;路上的住家門外擺放的垃圾桶(英國人管它叫'bin'),很多都已滿出來,也沒有排放整齊,而且門前的庭園好多都是雜草叢生,沒有經過整理。倫敦一區,既然是市中心,沿路熙熙攘攘當然不奇怪,但這兒人們散發的氣息特殊,多半帶點冷色調的'酷',個個置身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戀,又匆忙。

       倫敦與南安暜敦僅僅只有兩個小時的火車路程,人們的言行舉止竟差這麼多,真讓人難以置信! 在南安暜敦,幾乎所有的商家:便利商店收銀員、銀行行員、學生中心的服務人員、接電話的人,我的室友,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非常有耐性。他們從來不會讓人感到一絲不耐煩,即使我用了很多零錢在便利商店買東西、即便我向銀行行員問了許多看似很笨的問題,剛開始,我猜測這可能和他們從小習慣於"排隊"(wait in a queue) 有關,但現在我又困惑了。因為倫敦的人不也從小排隊長大嗎?

       不該以偏概全,但你很難不從一些生活小經驗當中去形塑一個地方給你的印象。頭幾天因為幾個小事件,"倫敦"在我心目中的美麗形象可說嚴重瓦解,好在後來因為英國朋友歐文(Owen)邀請我去他家玩,接觸到了倫敦西北近郊而發現不一樣的面貌,才又對它改觀。只能說不同地方的街景、人們的行為舉止,都天差地遠!

      有天和Jo去爵士樂酒吧聽Jazz,離開時半夜三點,由於已沒地下鐵可坐,我們便搭24小時的巴士回家。一路上乘客很多,車箱裡人與人的距離大概比探戈舞伴之間的空隙還要近吧 ,有座位的人有的閉目養神、有的聽隨身聽,但整台巴士非常吵鬧,空氣很不新鮮。一會兒,司機停在某站,巴士車腹的門開了,兩三位擠上了車,後面一位微胖體型的中年男子擠不進來,但他始終不放棄,硬是站在兩扇門中間,任它們攻擊他身上那件有彈性的大厚夾克四五次:關門、夾了、再打開;關門、又夾到、再打開;關門、再夾、我再開... 就這樣,車上的人等啊等,等到有人覺得好笑忍不住笑了,有人不耐煩對他罵上了幾句,他才沒好氣的退步離開。又過了一會,車子經過另一個站牌,好多人在等車,司機因為車上已經塞滿了人,緩緩駛過並對外頭的人喊: "sold out" 車票賣光了,不過等車的一位年輕人不甘心,衝上來拍司機旁的車門示意叫他打開,司機繼續往前開,於是他一面大力拍,一面粗言粗語大罵髒話。司機加快速度,對他吼:sold out!sold out!對方拍更大力,罵的更大聲了,深怕司機聽不到似的,當晚我站的位置剛好就在公車前方車門的旁邊,那一幕離我好近,真是嚇到了!

      還有一次,我和Jo不知是走在倫敦古城還是哪裡,四周都是歐洲來的觀光客,一位腳踏車騎士忽然從後面往我們的方向騎過來(應該說是用衝的),只見前面都是人,他閃也不閃,也不減速,反倒一路持續往前殺,伴隨那句嘹亮隨風飄遠的"Fuck off~~~~~!" 消失在觀光人海之中。我跟Jo相視了一下,搖搖頭,雖然不知這位小伙子是不是英國本地人,不過我們都為倫敦美麗的建築景觀感到可惜,這讓我想起另外一個也是不太好的經驗。復活節期間我們兩個為了能買到正常價錢的票去聽音樂劇,到處問了好幾家售票窗口,一位金髮碧眼的票口服務員真是誇張到一個極點,對她詢問票價,正眼連看也不看我們一眼,一面修著指甲,口裡小聲念了一個數字,接著又打開包包,做她的事情,同時一樣看也不看我們一眼,擺出一副人們有求於她她便高高在上的姿態,非常傲慢、讓人很不舒服。

       當然,不能因為上述這些不愉快的小事就隨意把英國人跟傲慢無理劃上等號,不過,我們確實發現倫敦市區這兒服務業相對(於我們去過的其他國家或台灣)上,實在令人失望,我們也注意到在這兒兜售小吃的那些親切小販,幾乎都不是英國本地人。

       但前面那些不好的經驗,一直強調是發生在倫敦市區也是有原因的。後來幾天因為英國朋友歐文的關係,讓我見識到了非常高雅、漂亮、悠閒、又舒服的倫敦近郊和非常親切的倫敦人(Londoners),那兒就跟市區非常不同了,別有洞天。我去的地方叫做Harrow on the Hill, 歐文家住在這兒。這邊的住宅非常高級,大大的車庫、寬敞舒適又翠綠的庭院,看了讓人心曠神怡。春天到了,人人家門前的樹木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歐文家庭院

       由於歐文要準備五月吉他獨奏會的宣傳海報,就請我替他拍些帶有美國鄉村味道的照片,因為他非常喜愛Blues, 演奏會的八首曲目也將以Blues為主。所以,歐文爸爸就載我們去Harrow附近漂亮的林地取景,真的很美,像畫一般;事後還順道參觀了維多利亞時期喜歌劇(comic opera)搭檔歌吉伯特與沙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故居,現在變成了非常高雅的餐廳,也有現場鋼琴演奏。原來作曲家跟劇作家搭檔合作是可以賺大錢的,幸運的話。




           Gilbert and Sullivan's House